- 界定及詮釋有意義的外部
- 不斷回答這個二合一的問題:我們要做甚麼事業,不做甚麼事業
- 在創造足夠的短期利潤,與必要的長期投資之間,取得平衡
- 型塑組織的價值觀與標準
- May 17 Sun 2009 16:28
CEO's Four Basic Responsibility From P&G
- Oct 27 Mon 2008 10:32
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-Andre Kostolany
期貨投機者的理論也是十分荒謬的: 我認為在銀價和大豆價格之間存在著一個恆定的差距: 當銀價上漲到一定行情時,大豆價也必定會上漲。因為投機者利用這兩種物品來牟取利益,當銀價上漲至一定程度時,這些投機者手中便有更多的現金可以運用,可用來買黃豆。基於同樣的理由,玩家信誓旦旦地認為,相同的理論也適用於貴金屬,當黃金價是X的時候,白金也一定也有上漲空間,但結果是:有很長一段時間,白金價格都在黃金之下,結論錯的離譜。
- Oct 21 Tue 2008 10:04
Andre Kostolany-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我的座右銘是,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,不會令我感動。
最沒有意思的,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,這些都是先有指數,才有訊息的。如果美元疲軟,評論家便會根據某個可以用來消極解釋美元的數字或事件,斷章取義查閱最新經濟統計數字或事件,最終總能找到一些東西,做為報告美元疲軟的原因。
- Oct 21 Tue 2008 09:30
-Andre Kostolany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判斷市場處於那個階段:
-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,市場並沒有下跌,就是市場出現超賣,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。
- 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,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。
-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個訊息。如果行情下跌時,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,這表示有大量的股嫖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,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。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股票,這時股票正躺再固執的投子者的保險櫃裡。直到後指數上漲時,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裡露出來。
- 如果成交量增加,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,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。
- 當成交量小,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,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。
- 當成交量越來越大,股票還不斷看漲時,也是前景堪慮。因為成交量越大,表示股票市場越容易受傷,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。
- 當成交量小時,如果指數看漲,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,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。但然,因為經紀人只對大筆佣金感興趣,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有意義。然而,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裡,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,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,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,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。
即使投資者能做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,在指數過度下跌買進股票,然而這才是考驗的開始,之後,他還必須有強悍的神經,堅持保留股票,即使行情繼續下跌。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,而精疲力竭、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。即使克服了這種障礙,市場開始上漲,投機者還要面對回跌的情形,在指數持續上漲過程中,行情回跌總是一再重複出現。如果不明白這種發展過程,就必須重新評估情勢。如果診斷表示只是暫時性的干擾,就要立場堅定,不氣餒。但如果出現根本性變化,例如戰爭、重大的政治、經濟或金融決策、政府輪替等無法預料的事實,就避需馬上考慮後果,迫不得已時,還是必須放棄昨天還非常喜歡,且價格很貴的股票。
- Oct 20 Mon 2008 09:48
Andre Kostolany-一個投機者的告白
投機家不在意X和Y之間細微的指數波動,他只跟隨趨勢,及從A到B的變化角度。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元素,如今金融和貸款政策、利率、經濟擴充、國際局勢、貿易收支、經營報告等,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。他制訂周密的計畫和策略,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。總而言之,投機者有想法,不管正不正確,畢竟是個想法。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。如果誰學了經濟學,而想進入證券市場,就必須把之前學過的東西徹底忘掉,因為這是一種負擔。經濟學家連預測經濟發展的趨勢都告失敗,又怎能預測證券交易?投機家中的世界主義者,不僅分析和觀察本國的股票市場,也分析和觀察、全球發生的事,向國際政治局勢、大規模資金流向、工業大國的內政和外交政策、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議、新的技術發展、巴勒斯坦問題,甚至巴西和中國的天氣。
- Oct 19 Sun 2008 22:55
Andre Kostolany-一個投機者的告白-十律&十戒
十律:
- 有主見,三思後再決定: 是否應該買進,如果是,在哪裡,什麼行業,那個國家?
- 要有足夠的資金,以免遭受壓力。
- 要有耐心,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,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。
- 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,便必須堅定不移。
- 要靈活,並時刻思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錯誤。
- 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,應該賣出。
- 不時察看購買的股票清單,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。
-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,才可買進。
- 考慮所有風險,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,也就是說,要時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。
- 即使自己是對的,也要保持謙遜。
十戒:
- Oct 13 Mon 2008 23:55
Asshole Jeff
I tried hard to deny the fate I was arranged but no use finally. It's going to the end after an year and a half. The last stop I am going to get out of the bus not because of my decision. It surprises me actually and ended like this way I never thought of. I will keep that in mind after many many years because it's the most precious lesson I have ever learned and the one who incurs this. I tryly believe we will meet someday in the near future if you are still alive by then. Asshole Jeff, do you hear me? Go to the hell!!
- Oct 09 Thu 2008 09:26
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/09
七大錯誤策略
- 迷信1+1>2
- 財務作為冒進
- 堅守原有路線
- 關鍵性市場靠不住
- 賭錯技術
- 急於整併
- 落入席捲陷阱: 所謂席捲(roll-ups),是指將幾十個,甚至幾千個小型業務合為一個大的,以增強採購力量,提升品牌知名度,降低資金成本,加強廣告效果。
企業避開災難的六大準則
- Aug 21 Thu 2008 13:59
天下雜誌-2008/08
3 lessons for youngster from Oprah Winfrey:
- 誠實面對感覺: 相信你的感覺,做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,竅門是每次做決定先管住你的自我,細細問你的心。我做的每個對的決定,都來自內心的感覺。當你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時,靜下來,完全地靜下來,直到你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- 從失敗中學功課:不要為自己而活,想要得到真正的快樂,除了活在當下,你還得為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意義而活,往前行必須有所回饋。
- 付出才是真正的快樂。
聰明租屋,拒當屋奴
- Aug 15 Fri 2008 10:09
天下雜誌 2008/06
風力發電:
老牌家電東元電機以其數十年的工業馬達製造基礎,合縱連橫,與美國核心技術公司合作、代工取得know-how,再聯合工研院、台塑重工、中鋼機械、先進複材等本土企業與研究單位,發展自有品牌發電機,切近下一個兆元市場。因為光是中國大陸的風力發電機需求,預計在2025年前,將高達四萬七千台,以一台一億兩千萬台幣計算,上兆的龐大商機再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。